恒温恒湿试验箱 启机前预检作业 (符合GB/T 242
来源:林频股份
时间: 2025-10-23 16:37 点击数:
一、目的
确保试验箱在通电、通水、通汽之前,所有可能影响温湿度控制精度、人员安全及样品完整性的因素均被识别并消除,将“运行中停机”概率降至0.5 %以下。
二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实验室、产线型恒温恒湿试验箱(含-70 ℃~+180 ℃、20 %RH~98 %RH量程)的每日首次开机或交接班重启。
三、引用文件
GB/T 2423.1-2008 环境试验
IEC 61010-1 测量、控制与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
ISO/IEC 17025 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
四、预检流程(分4 阶段、12 步骤、累计耗时≤5 min)
阶段1 电气安全(≤90 s)
步骤1 目检电源线外皮——无龟裂、无焦痕;插头三极无烧蚀,L/N 阻值∞,L-PE 阻值∞。
步骤2 确认独立保护地——用低阻计测量箱体 PE 端子至实验室接地母排,R ≤ 0.1 Ω。
步骤3 漏电保护测试——按下漏电开关“T”键,0.1 s 内脱扣;复位后电压表显示220 V ± 10 %。
步骤4 急停功能——按下急停按钮,控制器应立刻熄灭,蜂鸣器响;旋转复位后系统重新自检。
阶段2 水路系统(≤60 s)
步骤5 水箱水位——目视液位管,纯水须高于最低刻度 20 mm;电导率仪抽检 ≤ 5 μS·cm⁻¹。
步骤6 补水浮球——上下拨动无卡滞,松手后自然下垂。
步骤7 排水/溢流——轻开排水阀,确认无残水喷涌;关闭后无滴漏。
阶段3 机械结构(≤90 s)
步骤8 箱体水平——0.5 级水平仪纵、横双向读数 ≤ 3 mm·m⁻¹;脚轮锁紧螺母须用 12 N·m 扳手复检。
步骤9 门封密封——关闭箱门,0.05 mm 塞尺沿四周滑动,插入深度 ≤ 30 mm。
步骤10 测试孔——硅胶堵头完好,内部无冷凝水迹;若发现水迹,须执行 30 min 空载烘干后方可继续。
阶段4 环境与文档(≤60 s)
步骤11 环境温度——红外测温枪扫描电控柜表面 25 ℃ ± 10 ℃;超标时提前开启实验室内空调。
步骤12 记录填写——将步骤1-11 结果录入《设备日检表》,电子签名后自动上传 LIMS,保存 ≥ 3 年。
五、判定与处置
任何步骤出现“不合格”即悬挂红色“禁用”标识,并在 15 min 内通知设备管理员。
接地、漏电、缺水三项属 A 类缺陷,必须闭环整改并经过二次确认方可启机。
其余项目属 B 类缺陷,可在备注栏记录并限期 24 h 内整改,试验可继续但须加严监控。
六、典型失效案例
案例1 接地螺钉松动
现象:漏电开关随机跳闸,试验 3 天被迫中断 2 次。
纠正:用 10 N·m 扭力扳手紧固,加弹垫止退;后续季度计量增加接地电阻抽检。
案例2 水箱浮球卡滞
现象:加湿盘干烧,控制器报“水位低”故障,85 ℃/85 %RH 试验报废。
纠正:①更换去离子水滤芯;②将浮球升降纳入日检;③每月拍照存档,水垢厚度 ≥ 0.5 mm 即清洗。
案例3 门封老化
现象:稳态工况下湿度掉至 75 %RH,无法回升,导致 1000 h 试验重做。
纠正:塞尺复检不合格后,连夜更换磁性门封条,重测漏汽量 ≤ 5 g·h⁻¹ 方继续运行。
七、周期校准与审计
每月由设备工程师抽检 10 % 表单,与实物逐项复核,发现虚假记录按《质量奖惩条例》执行。
第三方计量机构年度审核时,须现场演示 12 步骤,测量数据与表单一致性 ≥ 98 %。
接地电阻、绝缘电阻、漏电动作时间纳入年度外校计划,校准证书归档 ≥ 5 年。
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可靠性,七成取决于设计,三成依赖于启机前的五分钟。将上述预检流程固化为肌肉记忆,可显著降低“试验中停机、数据丢失、样品报废”风险,确保每一次环境应力试验均能一次成功、数据可信、报告可溯。
相关新闻:
